2021年5月16日早8:30,由重庆工商大学环球360游戏网站主办,环球360游戏网站社会学系承办的“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学高端学术讲座人类学民俗学系列”第3讲——“我国传统节日是我们再创造的源泉”在重庆工商大学慧智楼90429会议室成功举办。此次讲坛有幸邀请到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邢莉教授主讲,我校环球360游戏网站副院长侯明喜主持、民俗学专业教师孟令法博士、王惠云博士及社会学系全体硕士生共同参与。
在开场的讲述中,邢莉教授指出,中国古老的节日文化异彩纷呈。从纵向上看,每个月都有节日;从横向上讲,每个地区也都有其独特的民族节日。此外,中国节庆还有两个体系,其一是民间节日的传统,如春节、端午节等,这些节日在一年之中不仅成体系且有节奏,并在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的基础上,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世界;其二为政府法定的现代节日体系,如妇女节、劳动节等。这两个体系并行不悖,共同营造了中国人的节日文化。然后,邢莉教授从“何谓节日”“节日的特征”“我国传统节日与24节气”以及“民间节日是我们再创造的源泉”四个方面展开具体讲述。
一、何谓节日
邢莉教授表示,我们要研究节日,首先要了解节日的概念,但这概念最好是通过自身的体验得来。众多学者都对节日的含义做过阐释。西方学界普遍认可巴赫金的说法,即节日是民间狂欢,“死亡、再生、交替更新的关系始终是节日感受的一个主导因素。”从社会学角度看,节日是人类社会的整合,是集体意识的表现;从国家的角度讲,节日是国家形象与民族形象的代言。如今,学术界一般认为,节日是特定族群或社群在特定文化时间与文化空间约定俗成产生的周期性的用肢体表述的文化行为,因而每个节日都有自己复合的文化符号。
研究节日的源头是民俗学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意识,很多大家都研究过端午节的源头。端午节于2009年9月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该名录的传统节日,其最重要的源头是“阴阳交,生死分”的自然观。换言之,古人早已观察到,该日正好阴阳相交,即阳气来,阴气退,是一个神圣且可畏的时间。端午节最根本的知识根源于对夏至的认识,也就是说,有了夏至观念,就慢慢产生了与夏至相关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很可能在3000年以前就已见雏形。端午节的核心词是爱护生命、维系生命。如西塞端午节的神舟会,便是借助“送神”这一形式,为一方百姓消灾祈福的民间盛会。
二、节日的特征
邢莉教授指出,节日有以下四个特征:
1、节日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民俗空间是通过祭仪行为而被同时化的空间,也就是使人们于一年时间体验到同时感的空间。我们的节日是符合天时,符合农事规律的,所以它具有神圣性,是可畏惧的时间;
2、节日有反复性和活态性。反复性是指节日文化链具有重复性、循环性及可复制性。每个节日在每次重复中都会有所不同,它有模式性,但更重要的是其可能发生的时空变化,甚至会突破原有规律,产生新的文化因子,所以节日又具有不可复制性、活态性及唯一性;
3、节日有复合性与符号的确定性。复合性,即一个族群或社群的祭祀文化、服饰文化、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以及纸扎工艺等,都能通过节日表现出来。节日行为也是既定的,它有很多特殊的符号,就好比春节吃饺子的习俗,“饺”即“交”,是一个通过礼仪,即从一个时间过渡到另一个时间,类似的节日行为是不好随意变更的;
4、节日有群体性与公共性。节日不是个体的展演,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群体的文化行为,它具有公共性,所以也是集体心理的一个表征。
另外,邢莉教授认为,通过田野访谈和文献碑文等材料,要形成自己的思想,要形成理论创新的意识。她还提醒到,田野过程中,田野工作者在了解官方对一个文化事象的表述时,也要关注民间的表达。她举例到,甘肃泾川的老百姓称呼西王母和上了年纪的人都为“老人家”,这是不是就可以做文章,启迪研究者思考地方性知识的社会功能,也就是说,民俗研究者要特别注意老百姓的表述。邢莉教授认为,民俗文化是一个生存文化,是学术研究之最根基、最底层,但也最有动力的文化。因此,不要怕苦怕累,因为民俗学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填补文化空白的“写史”学科。
三、我国传统节日与24节气
我国传统节日是根据阴阳合历的历法确定的。根据太阳制定季节便于农民安排农时,由此就形成了夏历的阳历成分;用月相的变化纪年月日期,由此形成阴历成分。阴阳并用,使夏历成为别具一格的中国历法传统。西汉的《太初历》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之一,它还首次记录了五星运行的周期。不过,太初历仅使用了188年。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太初历》是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布的,而完整二十四节气体系也于此时由朝廷最高当局正式发布。
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国人顺应天时的生态性。在以“年”为一个整体的时间结构中,二十四节气是农民年中行事的重要时间指南。时间既是一个必须遵循的系统,又是一个变数。人的生命源于自然的生命,农民的时间观是根据自然的时间厘定的。由二十四节气确立的农耕时间与自然物候的变化同构,其核心词则是“顺应”。所谓顺,就是视天时,看地利,然后确定人的行为,即人的行为要合乎天时地利的节律,而人对于天时的体验包括在人事中。“故中国古人之时间观,并与生命观相联系。”一天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按照同样的思路,一年也被划成阴阳两部分。节日的时间和阴阳有关。总的来说,节日就是在“呼阳避阴”,想要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四、民间节日是我们再创造的源泉
邢莉教授表示,民间节日是我们知识的源泉、人文精神的源泉、审美的源泉。岁时节日包含着农耕和牧业知识、天文知识、地理知识以及哲学知识等,如从事稻作文化的侗族、苗族、白族、仡佬族以及纳西族等形成了尝新节,而以牧业为主要生计方式的蒙古族等则形成了生产性节日。这些知识过去是没有书面记载的,然一旦接触,它们就会为田野工作者打开一个全新的知识面。
为什么成吉思汗的墓时至今日都未被人找到?邢莉教授解释到,虽然考古学家用了最精密的仪器进行探测,但是要想找到成吉思汗的墓并不容易。因为草原上是很少立墓树碑的,牧民不愿在草原母亲的脸上留下伤痕。一旦逝者下葬,便会用马踩平墓堆,以便尽快恢复牧草生长。草原之所以被蒙古族人民如此看重,不仅因为草是喂养牲畜的食物,还因为草原有保存水分的功能,且草原的存在阻挡了风沙,保护了农耕区。这些知识是现代精密仪器所不能发现的,只能从民俗角度去寻找答案。由此可知,岁时节日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这与现代保护生态的理念不谋而合。
节日中的民俗文化符号具有特定意义,既可表明每个民族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品格,也能展示出共同的文化精神。其中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精神,这点从上述蒙古族对草原的尊重和保护中不难看出。另外,节日也能实现人与人和谐——节日具有狂欢性的展演,达到了村落内部的和谐与村落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节日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竞争、勇于进取的文化性格,体现出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节日往往为人们提供共同遵循的社会观念和行为模式,是透视传统社会和民俗心理的一面镜子。
民间节日是审美的源泉。民众追求的是对天地和谐境界的感性心理体验和生态审美化的生存体验,其涵括着老子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美学)理想。琳琅满目的审美意象深植于原始淳朴的生态意识与观念中。节日还展现出人的心态美。人寻求的应该是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共同感,人类从自然的生命中感受自己的生命,促进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心性美,体现着善良和包容。邢莉教授以七夕节为例,罗列出这一中国“爱情节”的四个特征:天人合一、浪漫之爱、祈福多子以及东方人不离不弃的婚姻观。
邢莉教授总结到,我们的节日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生存的血脉,是我们的站立点和归宿点。我们能从共同渡过我们的节日中寻找自我、寻找社会、寻找国家,因此我们要弘扬、保护、传承我们自己的节日,提高国人的文化自觉,保护民族节日的核心价值体系,把自己模塑成文化的人、精神的人、高尚的人、完美的人。
最后,本次讲座在全场师生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