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8日晚19:00,由重庆工商大学环球360游戏网站主办,环球360游戏网站社会学系承办的重庆工商大学青年民俗学者网络讲坛(第三季~总第十六讲)“传统节日与移风易俗实践”第五讲在腾讯会议平台成功举办。此次讲坛有幸邀请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杨秀副研究员为我们主讲“一个秦山村人的岁时节令生活实践”,环球360游戏网站社会学系主任罗兆均副教授与谈,孟令法博士主持,校内外近六十名师生共同参与。
秦山,又名秦皇山、秦驻山,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秦山街道,海拔 32.13 米。相传秦始皇东巡曾于此登山望海,因以为名。乾隆《金山县志》载:“山有坑,俗传始皇辇道也”。此次讲座是杨秀副研究员根据其2018年在秦山村的田野调查为基础,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1、构建个人生活史的可能与意义;2、现行工作时间制度和节假日制度对农村生活的影响;3、民俗文化的自在变迁与移易介入。讲座的主要内容则有两个:1、作为时间点的岁时节令记述体系,如三月三和五月五等;2、作为仪式、观念等实践活动的时间载体。
杨秀副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其在秦山村田野调查时的访谈对象——杨阿姨的基本情况。杨阿姨(1950-),汉族,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秦山街道秦山村人,小学五年文化,现秦山街道文化站图书馆管理员,曾做过幼儿园老师、大队会计、采石场会计等工作。丈夫为同村人,育有一女一子(均大学文化)。杨阿姨是同年龄段中文化程度较高的,因为她那个年代的农村,普遍重男轻女,且对文化知识不甚重视。之所以到五年级就辍学,则是由于杨阿姨弟弟的出生,其父母因从事农业生产而无暇照料小孩,因此她必须扛起这份照看弟弟的责任。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小学五年的基础教育,杨阿姨才有机会从事上所述基层文职工作。杨阿姨的经历放到当下可能显得乏善可陈,但放到她那个年代的秦山村,她称得上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杨秀副研究员接着讲到其对杨阿姨的印象,认为她主动学习的意识强,记忆力好,积极开朗,能干又热心,是当地的“民间精英”,故是非常理想的访谈对象。
杨秀副研究员从杨阿姨处得知,该地与其他江南水乡有两个很明显的不同之处,一是不养桑蚕而种棉花;二是端午不吃粽子而清明吃粽子。以前,秦山村4月初,吃了清明团子,就要下棉花种。田里中间行种棉花,边上种春花、蚕豆或麦子,以有效利用土地。棉花长高时,豆子便被收掉。1974年时,由于出现技术变革,开始用营养钵育苗,因此每年4月15号才开始种棉花。中元节时,棉花田里出现样花(棉花开始结“桃”)。国庆节是棉花的旺季,棉花开得繁密。期间,如果要下雨,必须得赶在下雨前摘棉桃,否则棉桃一淋湿就会黑掉。
杨秀副研究员顺着思路讲起秦山村二十四节气的民间习俗情况。年前立春时节,要在立春前两三天请年公公(神仙,如土地、门神、顺风等),年公公也叫腊公公。一般来说,年公公都在年前请,立春后再请的就不叫年公公,叫春公公。有时也会碰上“两头春”或“没有春”的情况。“两头春”是指在一年之内出现两个立春节气;“没有春”又叫盲年,即一年之内没有立春节气。据杨阿姨讲,以前讲究的人家不在盲年办喜事,现在却没有这样的说法了。请好“公公”,再请东岳大帝,以保佑孩子开车平安。
请“公公”结束后要拜“太太”。拜太太在大年夜,先拜“太太”,再吃年夜饭。请“公公”时不炒菜,拜太太却要炒菜,有团子还要放上团子。过年的团子多是白色的,清明的团子多是青色的,俗称清明果。拜太太,一般是两家并一家一起拜,分先后也行。除夕夜,晚饭后要放炮仗,凌晨要放炮仗,早起还要开门放炮仗。立春时节,没有特别的吃食。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初四晚上子时,商人便请财神爷;家里不请,因为请年公公时请过。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人们将过新年算作新的一岁。正月初七还要到七老太殿烧香,当地人认为人死后会先到这个庙(在石鼓桥,可能属于长川坝村),家人来此插蜡烛能使死者在阴间路上亮一点,好走一点。元宵节,当地人食无馅的小圆子。以前还有烧田蚕火的活动,但80年代后这个习俗也消解了。正月中,当地有“雨水澹澹正月中,无柴无米手头空”的谚语。廿四,有送灶活动。
二月二,瓜菜茄子尽落地。惊蛰过了,红薯在地里捂苗。清明前后,玉米、四季豆、南瓜子下种。清明节也要请公公(一年的年节请三次公公:过年、清明、七月半),并且做豆沙馅的青团子。当地有“苦粽子,甜馄饨”的说法。清明节吃的粽子“苦”,因为农忙时节即将开始;七月半吃的馄饨“甜”,则是因为农闲时节的到来。还有“养媳妇一年只有两个好日子”的说法,一个好日子在清明——“清明夜里(清明前一天叫清明夜)睡得早,田里不长草”,养媳妇能早早休息;另一个好日子在七月半——“七月半吃得饱了好”(天热,存不住剩饭菜,所以让养媳妇吃掉多余的饭菜)。“破四旧”以前,清明节大门上要插杨柳、桃花,后来没恢复。请公公拜太太的习俗,“破四旧”以后则恢复了。夏至谚语“夏至满山红,小暑一窝虫”,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夏至时,秦山村的桃梅、李果、枇杷都熟透了,漫山遍野都是红色的。但十五天后,小暑时节,随着气温的升高,这些节令瓜果则开始生虫。
以上种种,是杨秀副研究员在田野调查时从访谈对象杨阿姨处获得的有关秦山村岁时节令风俗中的少部分内容。她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处理这些文本,以描述当地生活:1、从时间序列上,有传统节日、现代节日、公历纪日、农历纪日以及二十四节气;2、在活动上,有农业生产、过节仪式及民间信俗;3、知识上,则有农作物的生产过程、识天气及卜丰歉等。
最后,杨秀副研究员提出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我们的生活节奏跟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是相关联的,农业生产分农闲和农忙两个时段,那么现代的工作时间制度、节假日制度对农村生活有何影响?以及移风易俗于民俗的自在变化有哪些?介入式的移风易俗不是很多,重点应放在自在变化的移风易俗上,比如现代节假日制度对人们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等。杨秀副研究员强调,我们在对节日追本溯源时,一定要关注民间生活变迁,关注现有生活节奏有哪些变化,而其中有一些不是传统节日却呈现过节状态的日子,我们也应当尊重。
在互动与总结环节,孟令法博士首先对杨秀副研究员的精彩讲座表示诚挚感谢。他认为,杨秀副研究员通过对秦山村典型个人岁时节日的表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日常生活中,不是每个人在表述时间时,对其节点划分都是统一的。因此,人们在生活中对时间的语言表述也是民俗学或人类学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我们如何在田野调查中倾听老百姓的声音,并把握地方性知识与一般性知识的差异,他认为地方性知识永远都是人们的认知基础,而这些地方性知识则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而文化多样性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与谈人罗兆均副教授指出,此次讲座令其收获颇丰。杨秀副研究员以秦山村的个人生活史展开民间生活变迁(移风易俗)的讨论,从个案延伸到更大的时代主题。目前,个人生活史的讨论已成为许多学科的研究路径,可以“以小见小”地再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启发我们对民间的关注。罗兆均副教授认为,杨秀副研究员以“民间精英”杨阿姨为个例,对研究主题的调查十分有利。当然,他还认为,个人生活史也能“以小见大”地呈现以村落为代表的群体或区域生活的面貌。
有一位听众提问道,如何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进行村落生活调研,是否能请杨秀副研究员介绍一些田野调查相关的学术类书籍?杨秀副研究员指出,相关书籍有很多,诸如文化人类学、田野民俗志(江帆教授《民俗学田野作业方法》和董晓萍教授《田野民俗志》)等均可作为参考,而诸如莫言、贾平凹等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都有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表现。另有听众提出,秦山村主要是什么民族?杨秀副研究员回答道,该地人口构成以汉族为主。
通过本次讲座,杨秀副研究员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从个人生活史角度,了解一个地方的岁时节日情况;又怎样将这些通过访谈得来的岁时节日资料处理成论文或者民俗志。此外,她还给予我们有关移风易俗、节日变迁等方面的思考。于此,再次感谢杨秀副研究员的精彩讲述,感谢参与本次讲座的校内外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