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工作坊纪要 || 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图像叙事与仪式空间的构合

工作坊纪要 || 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图像叙事与仪式空间的构合

作者:董聪聪

IMG_256

2021115日下午14:30,由重庆工商大学环球360游戏网站主办,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学系、重庆工商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承办的重庆工商大学社会科学实证研究工作坊(民俗学专场)第一场“‘越界—虚构化行为’:图像叙事与仪式空间的构合”在慧智楼90429会议室成功举办。此次工作坊由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学系民俗学教研组孟令法博士主讲,非遗研究会会长刘冰倩主持,我校民俗学教研组老师、民俗学硕士研究生及社会学本科生20余人通过线上(企业微信会议)线下共同参与。

此次工作坊孟令法博士从以下四个板块围绕主题进行讲述:一是图像叙事的虚构、想象及越界;二是世俗与神圣:日常生活的一体两面;三是从现实空间到虚拟语境:边界的跨越;四是图像之于演述:空间叙事的“一次呈现”。孟令法博士先以文学与图像为切入点,认为特定族群将不同类型的图像按序排布于具体神圣空间的这一行为,就如同作家将不同叙事片段合理融入自己的叙事作品。这类图像的时代变动是微小的,特别是那些用于仪式场域的图像必须是其共享者所能识读的,否则约定俗成的规矩就会被打破,这不仅会影响族群的日常生活,也会破坏人们即有的信仰模式。随后孟令法博士给大家推荐了《虚构、想象及越界》一书,借由书中所述,指出虚构化行为的共同点是越界,进而阐述了“越界—虚构化行为”的概念、产生、运作机制以及影响。

孟令法博士通过文本分析认为,虚构与想象并非文学文本所独有。图像之于叙事和使用图像以营造神圣空间或借由图像增强空间神圣性的行为,同样是一种“越界—虚构化行为”。这类行为在仪式过程中呈现,实际上是在真实与虚构的越界中连接了现实的世俗社会与虚构的神圣世界。孟令法博士从田野研究的角度指出,民间信仰中的“越界”几乎都有临时性。最后孟令法博士还讲了族群记忆与图像叙事的“一次性”关联,即神圣空间的动态性是随着人(或仪式)的变化而变化,而内中图像所呈现的叙事内容虽不会完全脱离既定的故事框架,但具体细节的被认知或被理解也许就会在时间、空间、人员,甚至季节、气候等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个性化变动。

在互动与总结环节,付海鸿老师首先总结了孟令法博士此次工作坊的讲座内容,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同时根据自己多次参与工作坊的经历提出了关于“社会科学实证研究工作坊”后期发展的一些建议。随后在场的各位同学依次表达了对本次工作坊的看法,并希望可以丰富工作坊的开展形式,增加工作坊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通过本次工作坊,孟令法博士对“‘越界—虚构化行为’:图像叙事与仪式空间的构合”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讲解,同学们收获良多。于此,再次感谢孟令法博士的精彩讲述,感谢参与本次工作坊的老师和同学们。

上一条:《民法学(债权法)》课程实务专家讲座在我院成功举行 下一条:讲坛纪要‖ 王京:数据视域下的人文研究反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