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工作坊纪要 || 王璐:艺术人类学视阈下的非遗传承变迁与地方策略建构——基于西双版纳傣族织锦的讨论

工作坊纪要 || 王璐:艺术人类学视阈下的非遗传承变迁与地方策略建构——基于西双版纳傣族织锦的讨论

作者:王伽羽梓

图片2

图片1

20211119日上午10:00,由重庆工商大学环球360游戏网站主办,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学系、重庆工商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承办的重庆工商大学·社会科学实证研究工作坊民俗学专场第二场“艺术人类学视阈下的非遗传承变迁与地方策略建构——基于西双版纳傣族织锦的讨论”在慧智楼90407会议室成功举办。此次工作坊由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工作系王璐博士主讲,非遗研究会会长刘冰倩主持,线上线下共有二十多名师生共同参与。

在此次工作坊的引言中,王璐博士对民俗学和人类学共同的关注点——非遗传承和文化变迁这一视角进行了讨论,并从民间艺人何以适应国家非遗政策出发,论证了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对同一非遗代表作项目的不同回应与策略,并且在其中思考传承变迁的反常。王璐博士首先从傣族的三个支系织锦的艺术传承特征切入,讲述了傣族傣泐、傣讷和傣雅三个支系织锦艺术的共性与差异。其中,织锦作为傣族女性成年的标识,是女性文化认同的符号,而由于支系的不同,图案的不同也象征着社会功能的差异。市场化中,傣雅支系为了增加图案,将其它支系的图案也加入到自己支系的织锦中,即傣雅织锦者对傣泐织锦旅游商品仿制的尝试、村民对更为经济的现代机织用品的选择和传统织锦的弃用也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利益的判断。一方面扩大了市场,织锦传承的特点也发生了变迁,这一现象值得思考与反思。其次,从传承变迁的动因出发,讲述了傣族织锦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于市场利用阶段和非遗政策借助阶段是如何变化的,以及项目命名和传承活动在国家非遗政策的宏观视角下又是如何指导傣族织锦发展的,进而影响了其传承变迁的具体过程。王璐博士指出,非遗研究重要在反思与总结。对此,她借助全球化与地方化的辩证关系作了讨论。

在互动环节,王惠云博士提出现实中的传承人“等级化”认识,可能在“非遗赋值”的基础上导致消费分层;付海鸿副教授认为非遗资源化或可导致文化趋同效应,这与保护文化多样性相悖,需要特别注意;孟令法博士提醒,对“本真性”的争论仍将持续,但教科文组织已将其纳入“不当用词”,故于国际层面需谨慎使用。在回答2021级民俗学硕士研究生卢锐所提传承人名录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地方居民和谐生活时,王璐博士认为“传承人名录”是一种荣誉,但个体间的竞争与群体间的合作也是一种日常,或可赋予传承人以“能人”或“乡贤”角色,借助“家国同构”的传统力量以带动本社区居民的整体发展,而某些项目也应从集体角度出发,尽快认定“传承团体”,如此或可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此外,在场其他同学也分享了自己聆听本次工作坊的感想。

通过本次工作坊,王璐博士对“艺术人类学视阈下的非遗传承变迁与地方策略建构——基于西双版纳傣族织锦”的讨论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讲解,同学们收获良多。于此,再次感谢王璐博士的精彩讲述,感谢参与本次工作坊的老师和同学们。

 

上一条:日本大阪大学特任副教授陈思勤博士为我院学生作讲座 下一条:讲坛纪要‖ 张多:上抖音刷神话:自媒体神话转化的技术逻辑与文化批评

关闭